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二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展示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12-23 浏览次数: 10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

上海市教育委员



沪教委202443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二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有关部、委、局、控股(集团)公司: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精神,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活动主题

提升思政引领力以高质量课程思政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三、活动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展示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成果,表彰一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激发广大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发挥活动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课程思政系列共享资源库,打造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

四、参加资格

(一)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在编在岗教师。已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本次不再推荐。

(二)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公正。

(三)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稳定承担展示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受学生欢迎,2021年至2024年间至少有2轮教学评价情况位列所在院系全体教师教学评价情况排名前30%

(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以团队形式参加活动的,应明确1名课程负责人和不超过4名团队成员,且负责教师应承担不少于该课程1/3的教学任务。

五、组别设置

按照专业类别和学校、课程类型,展示设为7个组别,分别为人文艺术组(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类专业);社会科学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体育类专业);自然科学组1(理学类专业);自然科学组2(工学、农学、医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综合专业组;职业院校综合专业组;继续教育综合专业组。

六、名额分配

根据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分配推荐参加市级展示名额。专任教师2000人以上高校,每个组别可推荐1-2人,总数最多推荐8人;专任教师800-2000人高校,每个组别可推荐1-2人,总数最多推荐5人;专任教师800人以下高校,每个组别可推荐1-2人,总数最多推荐3人。专职教师人数以2023年上海教育统计手册数据为准。

七、表彰奖励

活动拟评选表彰一批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者。同时,根据学校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教师参与程度、教师展示获奖等级等,评选若干优秀组织奖。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将印发表彰文件并颁发获奖证书。

八、展示内容和评分规则

教学展示包含教学设计案例展示和现场展示两个部分。由专家评委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现场展示进行评审打分,确定获奖教师名单和获奖等级。

(一)教学设计

主要包括讲授课程的教学大纲,围绕整门课程开展的课程思政设计。要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材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现象,充分体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撰写要求具体详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撰写相关说明》(附件1)。

(二)现场展示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阐述课程思政设计思路方法,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突出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

九、活动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校内遴选

202412月上旬,由学校自行开展多种形式遴选活动,确定参加市级展示推荐人选,于20241218日前报送相关材料。所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和课程教学大纲均不得出现教师姓名和所在学校等信息。

(二)材料评审

202412月下旬,市教委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查,组织专家对教学设计等材料进行评审,确定拟获奖教师名单并通知现场展示具体安排。

(三)现场展示

20251月上旬,现场展示环节每位教师结合已提交课程设计进行不超过10分钟说课,说课环节须制作并使用PPT16:9)。展示各环节均为匿名,不得透露个人和所在单位相关信息市教委组织现场说课展示和专家评审,依据选手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现场展示情况,确定最终获奖等级。

十、相关要求

(一)精心组织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教师参与,把教学展示活动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抓手,通过展示、交流、学习,切实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要对教师报名材料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审核把关。推荐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教师和相关研究管理人员,充实市级专家库。

(二)材料要求

各单位应于1218日(星期三)前将推荐汇总表(附件2)、专家库推荐表(附件3)纸质版报送至教科院德育发展研究院(联系人:宗爱东、车车、王乃一,联系电话:64167616,地址:茶陵北路212号楼313室,邮政编码:200032),电子版发送至邮箱:deyuzhongxin@126.com;同步将报名表(附件4)电子版以及附件材料,按照组别分别报送至具体承办高校(包含word和盖章版PDF版本)。上传文件命名方式:序号+学校名+展示组别,序号应与汇总表中序号一致。

(三)推广展示

参加展示教师应同意主办单位通过网站视频、汇编出版、在线直播等多种形式对展示材料进行推广展示。教师所提交材料要确保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者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本人自行承担相关责任。后续将遴选部分教案择机汇编、出版,并就展示视频通过相关在线平台进行推广。

十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一)主办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人:市教委德育处 沈蔚,联系电话:23117096

(二)各组别赛事承办单位联系方式

1.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体育类专业)

联系人:李琲琲,联系电话:55664918,邮箱:jxyj@fudan.edu.cn

2.华东师范大学(人文艺术组——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类专业)

联系人:简菁,联系电话:62232576,邮箱:jjing@admin.ecnu.edu.cn

3.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组——理学类专业)

联系人:邱雅,联系电话:34206415-26,邮箱:SJ931011@sjtu.edu.cn

4.同济大学(自然科学组——工学、农学、医学类专业)

联系人:张晓奥,联系电话:65985427,邮箱:zhangxiaoao@tongji.edu.cn

5.上海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专业组)

联系人:曹园园,联系电话:66130833-8004,邮箱:cxf012@shu.edu.cn

6.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职业院校综合专业组)

联系人:杨博超,联系电话:65127699,邮箱:sppckcsz@163.com

7.同济大学(继续教育综合专业组)

联系人:宫新荷,联系电话:56333696-81039

邮箱:gongxh@tongji.edu.cn

附件: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撰写相关说明

2.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推荐汇总表

3.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专家库推荐表

4.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教师报名表


附件请至“上海教育”网站 http://edu.sh.gov.cn/下载。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2024122

附件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撰写相关说明


说明:教学设计应确立系统思维,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出发,设计思考整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思路、方法、路径。文风简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不超过6000字):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专业名称:

学时学分:授课对象: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类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如选择专业教育课程,请进一步选择:

 □专业基础类课程

 □专业核心类课程

 □专业选修类课程

相关介绍(不超过300字)

建议包含以下内容:

1.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总体上说明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职业能力、就业领域、人才特色等要点。

2.着重讲清楚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所承载的功能作用。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不超过500字)

建议包含以下内容:

1.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立足课程本身教学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提炼概括适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目标和内容描述不宜过于笼统概括,应该具体、精准。

2.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设定课程体系,讲清楚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承载的功能与作用,体现与其他课程的联动与协同,明确具体的建设思路方案。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不超过4000字)

建议包含以下内容:

1.整体介绍。对标课程质量标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阐述本门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具体方法、举措,清晰呈现教师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要坚决避免“贴标签”“两张皮”现象,体现科学适切融入。

2.案例佐证。提供代表性的一堂课或2个左右知识点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1-3张教学活动或者课件的图片。

四、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不超过500字)

建议包含以下内容:提供能体现对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有思考及提供证据的方法,重点是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否增进学生价值认同、是否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学以致用等维度设计思考,具有可操作性。

五、课程思政可供借鉴经验做法(不超过500字)

建议包含以下内容:围绕本课程建设,凝练产生的可供同行借鉴共享的课程思政经验方法等。

六、课程思政教学反思(不超过200字)

建议包含以下内容:围绕本课程建设,提出若干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难点问题,启发同行思考。


重点提醒:相关设计须严格对照要求进行排版。

【排版要求】页面设置:A4纸,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7厘米,右2.7厘米。大标题:三号宋体,加粗;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小四宋体。行间距:28磅。

附件2


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

推荐汇总表


学校:(盖章)                          日期:

序号

课程名称

组别

课程负责人

团队成员

1





2





3





4





5





6





7





8





联系人:           手机号:           微信号:


附件3

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专家库推荐表

序号

推荐序列

类型

(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

姓名

所在学院/部门

熟悉专业

领域

职务

职称

手机号

邮箱

符合的推荐条件























报送单位(盖章):

(表格可根据需要另行加行)

联系人:                 联系人所在部门:                        手机号:                  报送日期:

备注:

1.推荐数量:根据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分配专家推荐名额。专任教师2000人以上高校,每个组别推荐不超过5人;专任教师800-2000人高校,每个组别推荐不超过4人;专任教师800人以下高校,每个组别推荐不超过3人。

2.推荐条件:1)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教师和相关研究管理人员;(2)推荐专家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3)课程思政育人和工作实绩在本校、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专家同行肯定,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和具体负责同志、示范课程主持人、示范团队和名师;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和具体负责同志、示范课程主持人、示范团队牵头人、教学名师;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获得者、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成员(排名前三)、省部级以上一流课程负责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部级以上教材主编或者教材奖主持人;省部级以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或者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以上获得者;教育部教指委及上海市立项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制负责人;所在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具体负责同志。

3.推荐序列:人文艺术(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类专业);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体育类专业);自然科学1(理学类专业);自然科学2(工学、农学、医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综合;职业院校综合;继续教育综合。


附件4



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

教师报名表



所在学校: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展示组别:(只能选择一组打√,不能多选)

 □人文艺术组(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类专业)

 □社会科学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体育类专业)

 □自然科学组1(理学类专业)

 □自然科学组2(工学、农学、医学类专业)

 □研究生教育综合专业组

 □职业教育专业组

 □继续教育综合专业组


202412


填写说明


1.每门课程均需明确“推荐组别”,且只能选择一个选项填报。

2.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三类。

3.申报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

4.“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代码”和“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请规范填写。没有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分别填写“00”和“0000”

5.所有报送材料均可能上网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一、基本信息

所在学校


院系(部门)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最后学位、学历


毕业院校


职称


行政职务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大类代码


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


课程类型

(勾选一项)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若选专业教育类课程,继续勾选

专业基础类课程        □专业核心类课程

专业选修类课程

学    时


学    分


最近两轮开课时间及评价情况

1.日——

位居所在院系全体教师教学评价情况排名前%

2.日——

位居所在院系全体教师教学评价情况排名前%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式

手机


邮箱


如以团队形式参加,请填写团队成员信息:

序号

姓名

院系/部门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教学任务

1







2







3







4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教育教学情况

课程负责人情况

负责人在教育教学中所获相关奖励情况:




展示课程所获相关教学荣誉奖励或肯定情况:




负责人在相关学术领域所获荣誉奖励及学术兼职情况:





教学团队

情况

5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情况(如不是教学团队,可填无):








三、附件材料清单

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必须提供)

(基于整门课程填写,具体要求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撰写相关说明”)2.最近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必须提供)

附件材料均不得出现教师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以上材料均可能网上公开,请仔细审核,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四、课程负责人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五、申报院系党组织意见


该展示课程相关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该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5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院系党组织(盖章)

年   月   日

六、申报学校意见


学校进行择优申报推荐,并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认真核实,保证真实性。

如该课程在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学校承诺将该课程予以重点支持建设,并对展示教师进行相应奖励。

主管校领导签字: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抄送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各中等职业学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24123日印发




—  8  —